1.清肝熱、通便、清肺止咳、涼血止血。主治咳嗽、咯血、白濁、便秘、小兒疳積、驚風等病癥。
2.早在公元前1500年,蘆薈的醫(yī)藥價值已被肯定,包括促進傷口愈合、通便、鎮(zhèn)痛,對于頭痛、腸胃不適、痔瘡、失眠、脫發(fā)、口腔及牙齒疾病、腎臟失調等都有療效。 3.蘆薈在中國醫(yī)學中又被稱為 “象膽”。普遍用以治療肝經實熱便秘、婦女經閉、小兒驚風、疳熱和疥癬,并被證實具有清熱、解毒、明目的效用?梢,蘆薈的醫(yī)藥價值廣泛受到肯定和重視。 《本草經疏》載:“蘆薈,寒能除熱,苦能泄熱燥濕,苦能殺蟲,至苦至寒,故為除熱殺蟲之要藥。”
4.蘆薈還是一種具有多種保健與美容功能的植物。它可促進人體細胞組織的再生、保持細胞活力,還能夠抵抗?jié)、增強內臟功能、促使機體運行的正常化,所以,蘆薈,在美容護膚方面也很有實用價值。 禁忌
蘆薈汁內的蘆薈素會導致孕婦流產及腸胃不適。為安全起見,婦女懷孕期間應避免飲用。
食用方法
1.庫拉索蘆薈食用方法很多,可生食,如番茄拌蘆薈;可煎水服,取蘆薈適量,加入少量水燒開,小火煮1小時左右,水剩一半時冷卻過濾即可飲用;也可炒熟食用,如雞丁炒蘆薈。
2.食用的蘆薈宜選用肥厚、無病害,表面光潔的葉片。 3.成人每天的食用量以9~15克為宜,兒童食用量約為成人的1/2。
4.為安全起見,初次食用宜少,以后逐漸加量,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忌用。
蘆薈的栽培養(yǎng)殖方法
管理較簡單,主要抓好以下幾個環(huán)節(jié):
(1)生長適溫為20 --- 30℃,冬天5℃即可安全越冬。在溫暖的環(huán)境中和一般室溫條件下,蘆薈生長十分繁茂。
(2)蘆薈性喜明亮的光照。室內擺放應放在南窗臺,盡量給以充足光照。夏季可置于室外陽光充足處或稍有遮陽。少數的園藝品種可以在半陰的環(huán)境下生長,幾乎所有的蘆薈在光線較暗的室內均生長不良。 (3)蘆薈在春、夏、秋3季旺盛生長期,需水較多。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,但切忌積水,只需中等水量。冬季水量更少,1一2周澆一次水,根據溫度而定。澆水時注意不要將水澆到植株上,以防止植株腐爛。 (4)生長期每兩周追一次液肥;冬季休眠期不施肥。
(5)2-3年換一次盆,一般在3月份進行。盆土用腐葉土(或草炭土)加1/3河砂和少量農家肥作基肥配制而成。上盆后,緩苗期盡量少澆水。上盆時注意
栽植不宜過深,不要把最下部的葉片埋入土中,以免葉片腐爛。無地上莖的種籠 栽種時可在盆面與葉片接觸的部分鋪一層粗沙。 蘆薈可作中、小型盆栽,置于幾架、書桌等處為點綴品。家庭居室,若能在書房、客廳或陽臺上盆養(yǎng)幾株蘆薈,不僅凈化空氣、美化環(huán)境,還可以用其老葉自我美容養(yǎng)顏;若皮膚被蚊蟲叮咬,用蘆薈的汁液少許涂于患處,可止癢、消腫。此外,蘆薈的葉片可作菜食用,與雞、豬肉一起燉、炒著吃,可以強身健體,養(yǎng)生益壽。